Maya中如何使用补洞命令(Fill Hole)?

今天我们我们来看下MAYA多边形建模中的补洞命令。我们打开网格菜单,那么在这里就可以找到【Fill Hole】补洞命令,它的作用:就是修补多边形的缺口。

例如,我们在场景中创建一个多边形立方体。我们在右侧的创建节点里面,适当的给它增加一些细分段数。

我们右键进入面模式,这里我们手动去删除一些面来作为待修补的缺口。

我们现在就用补洞命令来演示如何修补这样的缺口。假设我们要修补这个缺口,我们就右键选择进入线模式。我们只要选择这个缺口边缘上的一条线,点击执行【补洞命令】。

这样,这个缺口就会很容易的被修补上。

另外假如我们要同时修补多个缺口应该怎么做呢?如果像这样一个一个的去操作,就会非常的麻烦。我们可以尝试在选择一条线之后,按住Shift键加选其他缺口上的线,然后我们统一的执行补洞命令。

这样就可以实现同时修补多个缺口。

除此之外,假设我们要自动修补这个这个立方体上存在的缺口。我们只需要右键进入物体级别(对象模式),选择这个立方体,直接执行【补洞命令】。

那么这个立方体上的缺口就会被自动修补好,非常的简单。

那么我们在平时操作的时候,为了更加方便快捷,我们可以直接按住Shift键+鼠标右键,就可以快速调出【补洞命令】。

其实到这里,补洞命令就讲完了。但是,可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遇到这个洞补不上的问题,其实多半都是因为我们布线上的一些问题,例如点重叠、面重叠等等。

我们撤销回去,同样的,我们以这个缺口为例我们选择周围的线,假设我们现在执行挤出命令,突然后悔了,终止了操作。那么这个时候,假设我们不细心,忘记了撤销操作。

当我们尝试选择线,执行【补洞命令】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没有任何反应。

我们可以进入点模式,移动边缘上的点,就会很容易的发现问题。我们会看到:点的下面还压着一个点,这个线的下面还压着一条线。我们刚才误选的就是压在上面的这条线,而下面的这条线才是真正的边缘上的线。

我们可以尝试选择它,再执行一次补洞命令。

我们可以看到,这次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样的边呢?如果只是类似这样的失误,我们可以使用焊接点命令。我们撤销回去,进入点模式,Shift键分别框选这4个点,因为重叠的关系,其实我们选择的是8个点。

这个时候,我们按住Shift键,右键选择焊接点菜单,选择焊接点命令。

这样重合的点就会被焊接到一起,我们可以移动单个点来看下。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这个点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我们选择缺口上的线,再次执行补洞命令。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又可以正常的补洞了!

这个就是常见的补洞失败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记得先检查自己的布线!确保点线面都没有问题。

好了,关于补洞命令的用法就讲到这里!

喵喵动画屋
喵喵动画屋https://miaodonghua.com
一枚默默无闻的2B动画师。

留下一个答复

- 广告 -

推荐文章

Maya中如何复制曲面曲线(Duplicate Surface Curve)?

0
今天我们来简单的讲一下,在Maya中如何复制曲面曲线(Duplicate Surface Curve)?例如我们创建一个曲面球体,如果我们要把球体上的曲线框架复制出来。 我们可以在曲线菜单下,选择执行【复制曲面曲线命令】。 这样,我们的这个球体上的曲线框架,就被复制出来了。 那么这里我们要知道,我们的这个曲线框架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对象,我们在大纲视图中也可以看到,它实际上是由多条曲线组成的,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 另外,假设我们要复制这个球体上的某条曲线,我们可以右键进入等位线模式。 那么这里,我们可以选择单条曲线,也可以按住Shift加选多条曲线。 然后我们选择执行【复制曲面曲线命令】。 这样,我们的曲线就被复制出来了,非常简单。 那么现在我们讲的是它默认状态下的复制操作。下面我们打开它的选项设置,我们接着来看下其他的几种特殊的复制效果。我们首先来看下这个【与原始对象分组】。那么刚才我们也都看到了,我们复制出来的这些曲线在大纲视图中是独立存在的,它们都不属于场景中的任何一个物体对象。 假设我们勾选了这个【与原始对象分组】,我们选择球体,点击应用后,那么复制出来的这些曲线,就会被放到我们的这个原始球体的层级下变成这个球体的子对象。 我们先将它恢复默认值,然后我们接着来看下这个【可见曲线等位线】选择。说的通俗一点就是问我们:要选择哪个方向上的等位线进行复制。 那么这里它有三个选项:U就是水平,V就是垂直,Both就是包含了水平和垂直方向。 那么刚才我们默认的就是这个Both,表示同时复制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曲线,所以我们复制出来的曲线是这个样子的。 那么如果我们要复制水平方向的曲线,就可以选择U向,选择模型,点击应用。这样我们复制出来的这个模型曲线,就只包含水平方向上的曲线。 同理,如果我们选择V向,选择模型,点击应用。这样我们复制出来的这个曲线,就只包含垂直方向上的曲线,非常的简单,容易理解。 好了,这个关于这个复制曲面曲线就讲么多。

Maya中如何使用平面命令成面(Planar)?

0
今天我们来讲解一下Maya曲面菜单下的这个平面命令(Planar)。它的作用就是通过曲线来构建出平面曲面。 我们首先来说下第一种情况:闭合曲线构建平面曲面。那么所谓的闭合曲线,也就是类似我们的这个圆形曲线。例如,我在场景中创建一个圆形曲线,我们只要选择它,执行平面命令。 这样我们的这个圆形曲线就会构建出一个圆形曲面。 我们把这个曲面删除,假设我们要构建一个圆环类型的曲面,我们可以选择曲线,向内复制一个曲线,然后,我们选择这两条曲线,执行平面命令。 这样一个曲面圆环就构建出来了。 那么针对这个闭合曲线的构建通常都是由外向内,相邻两条曲线作为一组进行构建。假设里面的曲线落单了,就会自成一个曲面。当然这里是没有落单曲线的,我们把这个曲面删除。例如现在我们向内复制三个圆形曲线,然后我们选择它们,执行平面命令。 这样外边的这两条曲线,就构建出了一个曲面,接着内侧的这两条相邻的曲线,就又构建出了一个曲面,至于中间的这条落单的曲线,就会自成一个曲面。 那么上面我们讲的是:闭合曲线之间不相交的情况,现在我们来讲一下相交时候的情况。我们把这些个曲面删除,我们保留外侧的这两条曲线,把中间的这些曲线删除。例如我们移动这根曲线,让它们相交,然后我们选择它们,执行平面命令。 这样它们各自所成的曲面,就会拼合成为一个整体。这个就是闭合曲线构建曲面的一个原理和使用方法。 接下来我们来说下第二种情况:开放曲线构建平面曲面。那么开放曲线就是指断开、没有闭合的曲线。那么构建的基本要求就是:我们所创建的多条曲线必须相交围成一个平面。例如我们使用EP曲线工具在场景中画4条曲线,我们像这样让它们彼此之间相交围成一个四边形。然后我们选择它们,执行平面命令。 这样,这个曲线相交的部分就构建出了一个平面,非常简单。 那么无论是我们刚才讲到的闭合曲线构建,还是这种开放曲线构建,我们一定要牢记:一定要保证曲线上的点都在同一平面上。 例如我们的这个圆形曲线,我们进入控制点模式,稍微修改一下它的控制点,再次执行平面命令。 这样这个曲面就构建失败了,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点。 另外我们打开这个平面命令的选项设置,那么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这个输出几何体的设置。假设我们需要的不是这个nurbs曲面,而是多边形。我们就可以预先在这里,把这个几何体类型改为多边形就OK了。 最后,我们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我们要反向剪切构建我们的曲面,我们可以在它的这个平面曲面剪切节点中,选择这个【保持向外】。 然后鼠标中键在场景中拖动,开启【保持向外】,这样这个反向剪切构建的效果就出来了,非常简单。 好了,关于这个平面命令就讲这么多。

Maya中如何测量物体距离(Distance Tool)?

0
例如场景中的这个零件,我们来测量一下它的高度。 首先我们打开显示菜单,勾选Locators(定位器)和Dimensions(尺寸)。 接着我们进入到前视图中,4键开启线框显示,方便我们测量。 然后我们依次打开Create(创建)>>Measure Tool(测绘工具)>>Distance Tool(距离工具)。 此时我们的鼠标就变成了十字形的定位器。 我们按住V键+鼠标中键拖动,能够自动捕捉吸附到顶点上。这里我们选择一个测量的起始顶点放置定位器。 同样的,我们按住V键+鼠标中键拖动,将定位器吸附到测量的末尾顶点。 这样,这个零件的高度就被我们测量出来了。 注意:该测量工具默认度量单位为厘米,若要修改设置,可以依次打开(Windows >>Settings/Preferences >> Settings),将Working Units(工作单位)设置为其他单位。

Maya节点的认识

0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Maya的节点。那么学习Maya,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Maya是一个节点类型的软件。我们可能会看到这样的,还有这样的节点。 而我们我们所创建的每个对象,也都是由多节点连接构成的。 例如,我们现在创建一个多边球体,接着我们打开节点编辑器,并把它插入到视窗下。 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我们的球体是由4个节点组成的,创建节点、shape形状节点、着色节点、变换节点。 第一个:创建节点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帮助节点或者是辅助节点,它的作用是记录球体的创建历史。 我们可以设置球体的半径大小以及细分数。 现在我来观察一下, 创建节点的输出点和形状节点的输入点。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创建节点直接把它的整体都输入到形状节点的左侧。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形状节点已经继承了创建节点的使命,所以这个创建节点在创建完物体之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就算我们把它删除,球体还是原来的球体。 第二个:Shape形状节点它的作用就是用来确定物体形状的节点,非常简单 第三个:着色节点 我们观察可以发现,在创建节点把值提供给形状节点之后,形状节点又把值提供给了着色组,告诉着色节点它的形状是怎样的。这里,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得出结论,这个着色组就是决定了物体对象的颜色。可能颜色看得不是很清楚,我们可以选择在公用材质属性下,我们设置一下Color颜色,我们把它设置为一个紫色,移动后面的滑块可以调整颜色的明暗。 最后这个是:Transform变换节点 到这里,我们可能有一个疑问,既然物体是由节点组成的,那么为什么这个变换节点是独立显示,没有附加到其他节点上?其实关键的一点是因为,它的作用是指定对象在场景中的位置,我们在场景中移动、旋转或者缩放的时候,其实,实质上改变的是我们的这个变换节点,所以,变换节点在节点超图中,并没有和其他节点建立联系。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在大纲视图,显示菜单下,开启显示Shape形状。 我们展开球体的变换节点,我们可以看到里面包含了一个Shape形状节点。 我们再另外创建一个nurbs圆形曲线,我们再次展开变换节点。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变换节点里面,同样包含了一个Shape形状节点。 那么我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创建的【物体对象】,类似多边形、曲线等等,都是由【变换节点】和【Shape形状节点】组成的。 并且他们之间,保持的始终是父子层级关系。 既然是父子关系,那么子节点始终是被父节点控制的。所以虽然变换节点在节点超图中,表面上没有和其他节点建立联系,但是实质上却是承载着其他节点,并将自身指定到场景中某个位置,这个应该就很好理解了。 好了,关于Maya的节点认识,我们就讲这么多。

Maya视图的基本操作

0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Maya视图的基本操作。我们平时对场景进行的移动、旋转、缩放等等这些操作,都属于Maya视图的基本操作,下面,我们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在之前的视频中,我们我们提到过,我们看到的每个视图,都是相当于是场景中的一台摄影机。我们在对整个场景进行移动、旋转、缩放的时候,可以好比是,我们在操作摄影机。而我们从摄影机中看到画面,就是当前视图的画面。 在Maya视图中,分为两种摄影机,第一种就是刚才我们所说的,我们把它叫做透视摄影机,这种摄影机,我们可以从任意角度位置对场景进行查看。另一种是:平行摄影机。它就只能观察正交视图,类似我的顶视图、前视图、侧视图等等,在这里面,旋转功能是被锁定无法使用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如何移动视图?移动视图,我们只要按住Alt+鼠标中键拖动,就能自由移动视图。假如我们只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上,移动视图。只要按住Shift+Alt+鼠标中键,在水平或者垂直方向上,拖动就可以了。 然后,我们再来讲一下缩放视图?缩放视图,我们只要按住Alt+鼠标右键,在场景中随意拖动就可以了,或者滚动鼠标,都能实现快速缩放视图。 那么,假如我们要把一个局部位置快速放大,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只要按住Ctrl+Alt+鼠标左键,框选出一块区域,这个区域就会被快速放到最大。 然后,我们再来讲一下选定对象最大化显示只要我们选定了某个物体对象,我们只要使用F键,就能使这个物体最大化显示。当然,这个这个物体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Maya都会自动计算,将它们放大到视图中合适的位置。 但是目前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按下空格键切换为四视图,我们在透视图中选择这个物体对象,按下F键放到最大。我们我们观察可以发现,我们所选择的物体对象,只有在单个视图中是最大化显示的,在其他三个视图中并没有最大化显示。 假如我们想让它,在全部的视图中都最大化显示,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只要使用快捷键Shift+F键,就能让物体对象在所有的视图中都最大化显示。 最后,我们来讲一下,如何将场景中所有对象最大化显示。首先,我们使用A键,能够在单个视图中,将所有的物体对象最大化显示。 然后,我们使用Shift+A键,可以将所有物体对象,在所有视窗都最大化显示。 好了,这些就是MAYA视图的基本操作,本小节就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