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a快捷布局工具 - 快速更改视图样式?

Maya的快捷布局工具按钮,在工具盒的下方,我们可以通过点击这些按钮快速切换视图。

快捷布局工具

前面的这三个按钮,我们可以分别将视图切换为:一个窗格,四个窗格,或者两个窗格并列。

四窗格
双窗格

除了这三个视图模式,我们还可以在任意视图按钮上,右键打开更多的视图布局设置。
可能这里全是英文,看起来有点别扭,但是我们知道:
single、two、three、four就是单个、2个、3个、4个的意思。


panes是窗格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单个窗格、2个窗格、3个窗格、4个窗格。


side by side 是并列放置的意思,stacked 是堆叠的意思,split是拆分的意思。


然后这个top、left、bottom、right分别代表了上侧、左侧、底部、右侧。


然后我们再来看这个就很简单了
第一个是:单个窗格显示;第二个是:两个窗格并列放置;第三个是:两个窗格相互堆叠;这个是:三个窗格顶部拆分;这个是:三个窗格左侧拆分;这个是:三个窗格底部拆分;这个是:三个窗格右侧拆分;最后这个是:四个窗格显示。

下面的这三项分别为:单个透视视图查看;四个透视图查看;前视图/透视图查看。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操作技巧:
就是我们在左侧的视图按钮栏任意一个按钮上右键选择这三个视图中的一个它的按钮图标以及功能,就会被替换为我们当前选择的视图功能。


至于下面、保存当前布局、编辑布局、更改图像,我们在有必要的时候,再去进行设置。

最后,这三个布局按钮下方的这个是大纲视图的开关,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隐藏或者显示。

喵喵动画屋
喵喵动画屋https://miaodonghua.com
一枚默默无闻的2B动画师。

留下一个答复

- 广告 -

推荐文章

Maya中如何使用附加曲线命令(Attach Curves)?

0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在Maya曲面建模中曲线菜单下的这个【附加曲线命令-Attach Curves】。 那么说白了就是以多种方式将两条曲线连接融合到一起。例如我们使用ep曲线工具在场景中画两条曲线,我们只要选择它们,然后在曲线菜单下执行附加命令。 这样这两条曲线就融合到一起了。 那么下面我们打开的它的选项设置,我们来看下一些比较细节的参数。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刚才们默认使用的附加方法是:融合曲线。那么这个模式融合的曲线,它的接合部分是比较平滑的,并且我们可以设置它的这个接合部分的偏移值,那么这里默认的是0.5,也就是处于两条曲线之间的中心位置。 可能这里我们就会比较困惑,我们怎么才能快速判断出接合部分的偏移方向?那么这里我们只要记住:我们的这个偏移值永远是以绿色高亮显示的这根曲线作为参考的。 假设我们设置为0,也就是几乎没有偏移,所以我们可以预判:接合位置一定是靠近绿色曲线的这一端。 当然,如果我们在选择曲线的过程中,最后选择的是左边的这根曲线。那么左边的这条曲线就会变为绿色高亮显示,那么相同的参数设定,我们点击应用。 它的接合位置就会偏向左边的这个位置。所以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这个偏移值。不能一根筋的认为:它一定是偏向左或者偏向右,具体还是要以我们最后选择的这根绿色曲线作为参考对象。 我们先重置一下参数,那么下面的这个是【插入结】。我们勾选它,选择曲线,点击应用后,我们可以看到,相比我们之前的这根曲线,我们当前的这根曲线的接合部分,更接近这两条这曲线的末端形状。当然,具体要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们可以调节下面的这个插入值,这个值越接近0,形状就会保持的越多,值越大,自然就会像上面的这个曲线形状过于的平滑。 我们重置一下参数,然后下面的这个是【保持原始】,也就是保持原始曲线。 那么我们取消勾选之后,我们再次融合曲线,原始曲线就会直接被移除不再保留了。 我们撤销回去,我们先重置一下参数,最后我们来看下附加方法中的另一个:连接曲线。 那么这个就比较简单,相比这个【融合曲线】模式,我们的这个【连接曲线】是以最小曲率来进行连接的。我们选择曲线,点击应用,我们可以看到,曲线的末端直接就被接合上了,过度显得非常的生硬。 然后,我们再来看这个被激活的【多结点】选项,那么刚才我们使用的是保持,也就是保持这种比较生硬的连接。 那么另外的这个移除,作用就是给接合的部分做一个平滑处理,我们选择曲线,点击应用。我们可以看到:这次这个接合部分的过度,就显得平滑了许多。 至好了,关于这个附加曲线命令就讲这么多。

MAYA教学:女性角色绑定 - 身体部分(Advanced Skeleton 5 - Woman Body Rig - Part 1)

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ZPkVhTf2jw Hello!大家好! 从今天开始,我会给大家分享关于女性角色的绑定教程 主要包括人体,胸部,面部的绑定 这些呢,我都会逐一做一个演示 那么关于权重,一直是大家头疼的问题 所以在这个教程当中,我会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 尽可能用最简单的方法,让大家得到一个能够正常做动画的绑定模型 好了,我们开始人体部分的绑定 那么在操作之前,我会建议大家给模型做一个适当的拆分方便后续操作 比如身体,左右眼,眉毛,睫毛,舌头,上下牙齿,头发,内衣,内裤 命名规则建议大家直接参考这个脸部的命名,这样后面就会很方便 首先,按照惯例我们需要清理模型 我们点击加载插件 我们点击创建一个组,然后点击清理就可以了 接着我们进行对称检查 那么检测结果显示,身体和头是完全对称的,没什么问题 好了,接着我们点击新建场景,我们保存修改 然后我们点击引用我们保存的模型 引用之后,我们在这个身体栏目下导入这个骨架 导入之后,我们就可以给身体骨骼做适配了 我们可以开启关节透视和着色,或者这里T线框显示都是可以的 我们按住D键,我们先修改一下root关节的位置 接着我们修改腿部的位置,我们切换到对象坐标 我们按住D键修改髋部位置 那么这里我们一定要注意了,这个一定不要太低了 否则这个下蹲时看起来就会非常的别扭 好了,那么这里,我们要注意腿部的这三个关节要在一条直线上 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旋转对齐是最好的选择 那么这个腰部以上对的还算是可以,我们暂不做调整 那么肩部分,我们向内来一点 然后外肩关节,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让它位于中心位置就可以了 手臂我们也和腿一样的调节方法,利用旋转对齐 手指我们等会儿在弄,我们先把身体的其他部分对齐 至于这个眼睛部分的骨骼对齐,需要我们用一点其它的知识 我们选中这两个眼球将它们枢轴点居中 然后我们创建一个定位器 选中眼球,加选定位器,执行点约束 这样我们的定位器就被约束到眼球中心了 现在我们只要把眼睛骨骼v键吸附到定位器上就可以了 定位器使命完成,我们直接删除 好了,现在我们开始来对齐手部的骨骼 那么这个A pose对齐,说实话是比较难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耐心,不断的去优化调整角度 那么大拇指的这个部分 我们尝试旋模拟握拳的时候方向不太对 所以这里,我们要对这个关节适当的旋转一个角度来进行修正 像这样朝着手心的位置基本就可以了 另外我们在调整其他手指的时候,除了根关节可以移动旋转 后面的手指关节,建议只沿着手指的方向去移动来匹配关节长度 这样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好了,这样,整体的骨架就完成了 我们勾选这个向量显示来检查膝盖和手肘的方向是否正确 好了像这样,三角在膝盖正前方 以及三角在手肘正后方都是比较理想的 如果有偏差我们可以适当的调节关节就可以了 最后我们点击一下更新骨骼方向 好了,创建好骨骼之后 我们就可以点击创建按钮来创建另一半骨骼以及控制器 好了创建完成之后,我们来大致来测试一下 如果我们发现哪里出问题了,或者是不和我们的心意 我们可以点击这个切换按钮来继续调节关节 调节完成之后,我们点击更新,再点击重建按钮就可以了 接下来我们开始蒙皮,我们展开身体模型组 我们选择所有的身体模型,这个组我们记得取消选择 然后我们点击加选骨骼按钮 然后我们点击设置绑定选项,这个用它默认的设置就可以了 我们我们点击绑定 好了绑定完成之后 有过类似经验的小伙伴就知道了 这个模型权重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头部有问题,肩部有问题,胸部,胯部等等都有问题 而我们一般会利用皮肤盒子来进一步的修正这些问题 但是,针对这种Apose,我不建议大家照搬所有的权重 因为我发现原本手指,肩部,头部,胸部等等 我们只需要简单的优化一下权重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完全的去照搬,我们会发现权重比之前更难处理了 所以我个人的方案就是腰部以下用皮肤盒子的权重来就行优化 腰部以上,我们就不使用盒子的权重,我们手动来修正就好了 怎么做呢,我们需要复制一个身体出来 我们选中复制出来的身体,孤立显示 然后我们选中腰部的一条循环边 我们Shift+右键执行断开组件命令 接着我们回到对象模式,再次Shift+右键执行分离命令 这样我们复制出来的模型就被分成上下两个部分 我们删除历史,重命名方便区分 好了一样方法,我们给它们绑定到骨骼上 然后我们点击创建皮肤盒子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肩部粘连是非常难以调整的 包括这个手指也是一样的不太好处理 所以我们舍弃,只调节下半身就可以了 那么调节胯部,我们可以使用这个自适应的功能 我们点击创建定位器,会在髋部一侧和胯下生成两个定位器 接着我们点击适应,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胯部优化就完成了 我们只需要再适当的调整,就可以完美的包裹住身体 至于腿部裸露的部分,我们再进一步的做调整 这样就能完美的覆盖模型的身体了 好了,完成之后,我们点击适应宽度 接来下关键的操作来了 我们选中我们复制出来的下半身模型,点击复 制权重 现在我们把盒子删除 我们选中上半身和下半身模型,加选原来的模型身体 执行复制权重命令 这样两种不同的权重就融合到了原来的身体上 虽然这个权重目前看起来很难看 但是我们经过硬权重和平滑权重处理之后效果就不一样了 我们选中所有的模型执行硬权重处理 这个时间可能会有点长,处理完成后我们点击平滑权重 我们再来看这个胯部的情况 我们会发现,现在这个胯部就比流畅了 至于内裤,穿模不要紧,我们选中身体加选内裤 我们执行复制权重命令 这样这个裤子就和身体贴合一些了 至于穿插的部分,我们只需要绘制一下权重就可以解决问题 我们进入绘制,我们使用一个软笔刷,值用1 我们选择root关节,刷一下髋部的侧面,穿插部分就消失了 至于另一侧,我们也是同样的处理 最后我们同样的把身体权重复制给内裤就可以了 接着我们来处理膝关节部分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膝盖太平了 我们只要微微的修一下权重就可以了 接着我们来处理肩部 那么肩部粘连太厉害了 我们需要减少权重的影响范围就可以 好了,处理好之后 我们把身体权重再次复制给内衣就可以了 接着我们来处理手肘的位置 那么手肘我们也可以看到手肘太平了 我们需要适当的修正一下 然后是头部 我们扩大头部骨骼的影响范围就可以了 接着我们来处理胸部的权重 我们可以到这个胸部有一点问题的 我们只要扩大权重影响的范围就可以了 好了,处理好之后 我们把身体权重复制给内衣就可以了 好了,这样的话 我们全身的权重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如果是新手,就尽量的不要去大面积的刷权重 否则权重会被我们刷的乱跑不受控制 好了,身体绑定就完成了 下个视频我们来讲解胸部的绑定

MAYA Arnold aiStandardSurface色彩空间(Color Space)无法设置为Raw

0
问题描述:我们在调节maya Arnold标准表面材质(aiStandardSurface)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会遇到色彩空间变为灰色选项,无法设置为Raw或者其他选项。 解决方案:打开maya设置首选项,设置中选择颜色管理器(Color Management),勾选启用颜色管理器(Enable Management )。 这样,我们的色彩空间,又可以正常设置属性了。

Maya中如何使用创建多边形功能(Create Polygon)?

0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在Maya多边形建模中网格工具菜单下的这个【Create Polygon创建多边形】。 我们都知道,我们平时创建多边形,使用的都是它预设的一些几何体。 那么这个【创建多边形工具】则是通过【手动放置顶点的方式】来创建单独的多边形,我们点击这个命令,然后在场景中放置顶点,那么这个粉色的区域就是预览平面。 确认无误之后,按下回车键,就可以生成当前形状的多边形。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多边形平面是和我们的网格平面是重合的。 假设我们要创建和这个网格垂直的多边形平面,我们可以进入前视图中,同样的选择命令,绘制形状。 我们先不忙着回车确认,我们先回到透视图中去观察,看它是否满足我们的要求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再按下回车确认就可以了。 当然我们现在演示的是从前视图中创建的,也就是朝着正Z的方向。 如果我们要这个平面朝着正X的方向。 我们就可以从右视图中进行创建。 这样这个平面就能朝着正X的方向了,非常简单。 说完了基础的操作方法,我们再来说下一些比较细节的问题,我们首先来说下何如【修改放置顶点】?我们先把这些个平面删除,我们重新选择创建命令。那么我们平时在创建的时候,假设我们对最后的放置的这个顶点不是很满意。 我们可以用鼠标中键点击这个顶点,就能进入修改模式。我们拖动坐标方向轴就可以修改它的位置。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我们在移动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我们要朝着哪个方向修改,哪个方向又是我们不需要去改动的。如果像这样胡乱的移动,就可能会导致这个顶点和前面的顶点不在同一平面上。 当然如果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变形效果,也可以这样操作,这个就是【修改放置顶点】的操作方法。 然后我们再来说下【放置顶点的方向】问题,可能很多人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我创建的多边形,有的时候是正面朝上,而有的时候却是像这样,正面朝下。 如果大家留意了我刚才的放置操作,就会很容易的知道,这其实就是放置顶点的方向上出了问题。如果我们逆时针放置顶点,面就会朝上,而当我们顺时针放置顶点,面就会朝下。 由此可以见,我们放置顶点的这个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假设我们要把这种朝下的面翻转上来应该怎么做呢?那么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明白,这个【面朝向】的本质,其实是【面法线】的方向所决定的!所以想要翻转这个平面,就需要【反转法线】。我们选择这个平面,在网格显示菜单下,点击执行【Reverse反转法线】就OK了。 这样我们的平面就翻转过来了,非常简单。 另外,如果我们想要证实一下,这个反转法线前后的一个变化,我们可以选择这些个平面,在显示菜单下,多边形选项下开启面法线显示。 这样就可以轻松的观察到法线的变化。 好了,关于这个创建不规则多边形的方法就讲到这里。

Maya脚本:跟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

0
本次视频讲解:跟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time。 表达式原理:让复杂运动更具规律性。 https://youtu.be/f74ONQSIDk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