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a界面组成元素以及UI设置

对于我们初学的朋友来说,学习Maya各项组成元素,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所以掌握它们是非常有必要的。

maya的界面,主要是由11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标题栏、菜单栏、状态行、工具架、工具箱、工作区、通道盒/层编辑器、时间滑块、范围滑块、命令行和帮助行。

下面我来简单说一下,每个界面元素的作用。

标题栏:它的作用是显示当前软件的版本,存储路径以及文件名称。


菜单栏:它的作用是涵盖了maya的所有命令。


状态栏:它的作用是切换maya的各个功能模块。


工具架:它的作用是用于集成maya各个模块下的常用命令。


工具盒:它的作用是提供了maya视图操作最常用的工具

快捷布局工具:它的作用是maya用来控制视图显示样式的工具。

工作区:它的作用是我们平时进行作业的主要区域。


通道盒/层编辑器:它的作用是编辑对象属性以及处理不同类型的层。


动画控制区:它包含了时间滑块和范围滑块,这是进行关
键帧调节的主要区域。


命令行:它的作用是执行maya的MEL命令以及脚本命令的入口。


帮助栏:它的作用是实时向用户提供帮助信息的区域。

上面呢就是11个界面元素各自的作用。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下如何设置界面的UI元素。
上面我们讲到maya界面主要是由11个部分构成,其中只有7个元素是可以自由显示的,我们平时在工作的时候,只需要将部分显示出来,将不需要的部分隐藏。
这里有两种方法:
方法1:我们在windows菜单>UI元素下,可以选择隐藏或者显示元素

第一个状态行


第二个工具架


第三个时间滑块


第四个范围滑块


第五个命令行


第六个帮助行


第七个工具箱

我们可以看到7个元素已经被我我们依次隐藏
如果我们需要全部显示,只需要点击显示全部UI元素


需要全部隐藏,只需要点击隐藏全部UI元素

至于下面的这个还原UI元素:就是不管我们是一键显示UI元素,还是一键隐藏UI元素。只要我们点击还原UI元素,都会重置到之前我们手动选择的元素状态。

比如,我现在我依次,选择显示,前三个元素,后我点击一键隐藏UI,再点击一键显示UI。个时候,只要点击还原UI,他就会重置到之前我手动选择的前三个元素。


下面我介绍第二个设置方法:
我们打开windows菜单>设置/首选项,选择首选项。在左侧界面栏下,我们选择UI元素。右边就有一个可见UI元素,同样的我们勾选需要显示的元素。


选择完之后,我们点击保存就可以了。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如何恢复默认的首选项设置?
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再次打开首选项窗口。在编辑菜单下选择 还原默认 设置命令,所有的首选项设置,都将回到默认状态。

喵喵动画屋
喵喵动画屋https://miaodonghua.com
一枚默默无闻的2B动画师。

留下一个答复

- 广告 -

推荐文章

Maya脚本:风车自动转动(无需K帧)

0
本次案例:利用mel表达式让风车形成自转。 表达式原理:风车旋转X属性 = Frame*常数。 https://youtu.be/-fVeP8sB0fA

Maya中如何组合分离物体对象(Combine & Separate)?

0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Maya多边形建模中网格菜单下的【Combine组合命令】以及【Separate分离命令】。那么单从字面的意思,我们就知道:它们两者是相对的,一个负责组合,一个负责分离。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Combine组合命令,它的意思就是:将两个或者多个多边形对象组合到一个多边形对象中。 例如,我在场景中创建一个多边形球体、一个多边形立方体和一个多边形圆柱。这个时候,我们只要选择它们,点击执行组合命令,这三个物体对象就会组合到一个新的多边形对象中。 假如,我们想要把它拆开,我们只要选择它,然后执行【Separate分离命令】。 那么分离之后,就又可以选择单个的物体对象。 那么这里,我们需要注意:这个组合而成的新对象,和我们布尔运算并集得到的新对象,本质是不一样的。这个组合而成的对象就相当于是一个外壳装着这三个模型,我使用分离命令很容易就将它们拆开。 但是这个并集得到的新对象就相当于是直接焊接在一起了,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无法使用这个分离命令来进行拆分。 我们先把这些模型删除,我们重新创建两个多边形。现在,我们选择这两个多边形对象,我们对其执行布尔并集运算,将它们拼合到一起。 这个时候,当我们尝试使用【分离命令】进行拆分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右下角就开始报错了,意思就是:这个对象只有一个,不能进行分离。 其实不单单是这样,我们细心观察可以发现:这个相交的部分发生了略微的变形,那么我们进入点模式,选择交界处的单个点,来移动来看一下。我们可以看到交界处的点是粘合到一起的,这也就是它和组合对象的一个本质上的区别。 好了,回到正题。现在,我们继续来看一下,这个组合命令后面的选项设置,我们将其恢复默认值,那么这里第一个是:合并UV集设置,第二个是:枢轴位置设置。 那么在【合并UV集设置】里:默认的是按名称合并,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不合并,或者是按UV链合并,合并蒙皮。 至于这个Combine skinning合并蒙皮,那么勾选则保留它之前的权重,不勾选的话自然就是不保留。 至于下面的这个枢轴位置设置,也很简单。我们把这个模型删除,同样的我们还是重新创建两个物体具体来看一下。当我们选择枢轴位置为:中心的时候,我们选择这两个物体,应用组合。 这样,新对象的枢轴点就会位于这两个对象的中心位置。 当我们选择枢轴位置为:最后选择的对象,我们选择这两个物体。那么这个【最后选择的对象】就是指:这个绿色亮显的物体对象。 应用组合之后,那么这个新对象的枢轴点就会位于这个物体对象的枢轴点位置。 最后,当我们选择枢轴位置为:世界原点,我们选择这两个物体,应用组合之后那么这个新对象的枢轴点就会位于世界坐标中心(0.0.0)的位置,非常简单。 好了,今天内容就讲到这里。

Maya中如何使用合并线/塌陷命令(Merge/Collapse edges)?

0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Maya多边形建模中的【合并线/塌陷命令(Merge/Collapse edges)】。我们先在场景中创建一个球体,我们首先来讲一下:合并线到中心点。我们先进入线模式,我们只要选择对应的线,按住Shift键+右键,打开【合并/塌陷菜单】,选择合并线到中心点。 这样这两条线就合并到它们之间的中心位置了。 那么这里,我不能按照惯性思维坚持的认为这个合并线就是就是把线拼合到一起。而它真实的合并规则是,只要我们选择了线,线上所连接的端点都会被统一的进行合并,所以点都被合并了,线自然就消失了。 那么这次为了看清楚,我们选择单条线。我们来仔细的观察下:它所连接的这两个端点,是怎么合并到这条线的中心位置的。 我们再来操作一遍,那么这次就比较明显了,这个就是合并到线的中心点。 然后我们再看下:塌陷边的命令。那么什么是塌陷边呢?塌陷边的意思就是我们把边拿走的同时,它周围的点线面会自动缝合成一个新的表面。 例如我们我们要塌陷这条边和这条边。 我们只要选择它们,按住Shift键+右键,打开【合并/塌陷菜单】,选择塌陷命令。 我们可以看到:边被移除的同时,它周围的点线面会自动缝合,这个就是塌陷命令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然后我们再来看下:目标焊接工具。那么这个目标焊接边和目标焊接点,其实都是一样的操作方法。我们只要按住Shift键+右键,打开【合并/塌陷菜单】,选择目标焊接工具。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左键按下选择一条边,然后拖动到另一条边。 松开鼠标,这样,这两条边就被焊接到一起了。 当然,如果我们要把焊接的位置改为这两条边之间的中心位置。 我们只要打开目标焊接工具的选项设置。 在这里勾选焊接到中心位置就可以了。 这样,我们再来操作的时候,这个焊接边的位置就会位于两条边之间的中心位置,非常简单。 那么关于线的合并焊接差不多就是这些内容,至于合并面也很简单,这里我们就顺便一次性讲了。那么同样的,这个合并面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合并单元格也是不一样的,而是合并我们选择面上的所有顶点到中心位置。我们只要进入面模式,选择想要合并的面,按住Shift+右键,选择合并面到中心点就OK了 好了,关于并线/塌陷命令就讲到这里。

Maya工具架 - 快速向工具架添加快捷命令

0
Maya的工具架主要包含的是一些Maya的常用命令。每个选项卡菜单下,又包含了常用的快捷命令,并且,它是以最直观的图标形式来显示的。我们只要点击对应的图标,就能快速执行对应的命令。 例如,我们现在要创建一个多边形球体。我们需要依次打开创建菜单>选择多边形>选择球体。 但是有了工具架,我们可以直接点击多边形选项卡下的球体图标,就可以快速创建出一个多边形球体。 现在我们从左往右,依次来介绍一下这些选项卡菜单:第一个是曲线/曲面,二是多边形建模,三是雕刻,四是装备,五是动画,六是渲染,七是FX特效,八是FX特效缓存,九是自定义模块,十一是阿诺德渲染器,十二是流体特效,十三是节点控制器插件,十四是运动图形,十五这个是毛发插件。 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切换菜单只需要点击对应的选项卡就可以。同时我们还可以在工具架的左侧,点击两条横线样式的导航按钮,打开单选,列表菜单。在这里面,我们同样可以快速选择切换选项卡菜单,这和我们手动点击切换选项卡是一样的。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下面的这个编辑选项。第一项是:工具架选项卡我们取消或者勾选,可以决定是否显示选项卡。 第二项是:工具架编辑器在这里面,我们可以对选项卡菜单或者是常用命令。进行排序、添加或者删除操作。 第三项是:导航工具架我们将这个小窗口独立出来,分别是上一工具架、下一工具架,跳转到工具架。这个就有点像我们翻书时候的操作上一页,下一页,跳转到指定页,是一样的道理。这个同样和我们手动点击切换一样的,只不过这里是用命令的方式来执行的。 至于这个跳转到工具架,例如我现在要跳转到FX选项卡,只需要输入“FX”,点击OK,就能快速跳转到FX选项卡下。 第四项是:新建工具架我们可以点击创建一个自定义工具架,输入名称,点击创建,我们可以看到创建好的工具架。 第五项是:删除工具架比如我们要把刚才创建的这个工具架删除我们只需要点击,选择切换到这个工具架然后在这里点击删除工具架就可以了 第六项是:加载工具架点击打开,我们可以选择导入mel格式的脚本命令文件 最后这项是:保存所有工具架这个没有什么可说的 最后,我们重点说一下如何将向工具架添加菜单项命令?比如我们最常用到Modify修改菜单下的居中枢轴命令。我们想把它放到我们Custom自定义的选项卡菜单下。 我们只需要键盘上按下Ctrl + Shift,然后鼠标左键单击这个菜单项,这个菜单项命令就会自动添加到自定义选项卡菜单下。 下次我们要用到这个命令,只需要选择物体,点击它就可以快速居中枢轴。如果我们要移除它,只需要在图标上右键选择Delete删除就可以了。

Maya中如何使用抖动变形器(Jiggle Deformer )?

0
本次讲解:Maya变形菜单→抖动变形器(Deform→Jiggle Deformer )。 那么这个抖动变形器运用是比较广泛的。因为很多时候,只要存在运动,抖动现象也会随之产生。这里呢,我们在场景中准备了一个大肚子的模型,并且呢,我事先给它做了一个来回晃动的K帧。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个大肚子抖动起来。 那么我们的这个抖动对象的选择可以是一整个模型,也可以是物体对象上的点线面。例如,我们进入点模式,开启绘制选择模式。 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选择到抖动部位,选择好了之后,我们就可以直接执行抖动变形。那么这里呢我们不用这个点选范围的模式,我们Q键取消命令,回到物体级别。这里我们就选择这一整个的物体对象,然后执行抖动变形就OK了。 接着我们选择模型,Ctrl+A打开属性设置,我们可以看到,在它的这个节点中,多了一个抖动节点。我们先不管这些参数,我们播放来看一下。那么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个模型整体上都在抖动,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对抖动权重进行绘制。 我们打开变形菜单,然后找到这个抖动权重绘制,打开选项。 我们重置一下工具,我们先把绘制权重值设置为0,整体应用。 然后我们再把权重值设置为1,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来绘制受影响的范围。 那么绘制完成之后,为了保证更加自然的变形过渡,我们在使用这个平滑权重,整体应用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多执行几次。 我们回到场景中,Q键取消命令,我们再次播放来看一下效果。那么我们看到这个效果是出来了,但是呢它的这个细节还是有很大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来调节这个抖动属性值。那么因为它的这个运动太过剧烈了,所以我们首先来调整一下这个抖动权重,我们可以适当的减少一些。那么现在这个效果就比刚才好太多了。 当然,如果我们觉得这还不够,想要更加细节的调整,我们还可以调节其它的这些参数。那么这个刚度代表的是:抗变形的能力。 阻尼代表的是:给运动提供阻力。 还有下面的这个:沿法线方向的力和沿切线方向的力。 这些参数呢,基本上都是我们物理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并且调节起来是非常直观的,如下图,这里就不再详细的演示分析了。 另外如果我们要关闭抖动效果,我们直接在这里选择禁用就OK了。 刚度(Stiffness):抗变形能力,较高的值会减小弹性、加速抖动,较低的值会减慢抖动速度。阻尼(Damping):给运动提供阻力,较高的值将最大程度减小抖动,较低的值将增加弹性。权重绘制值:1代表完全受影响(显示为白色),0代表不受影响(显示为黑色),介于两者之间为灰色过渡效果。